铜铸造加工是一种通过将铜或铜合金熔炼后浇入模具,冷却凝固形成所需形状零件的工艺,具有造型灵活、材料性能优异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艺术、工业、建筑等领域。
铜铸造加工的核心流程包括模具制作、熔炼、浇注、脱模与清理四大环节,各环节技术要点如下:

模具制作
砂型模具:成本低,但精度相对较低,适合简单形状零件。
蜡型模具(失蜡法):精度高,可实现复杂造型,是艺术雕塑和精密零件的首选。例如,青铜器铸造中,蜡模需雕刻精细花纹,再通过多次浸泥浆形成陶壳,最终烧制出中空模具。
金属模具:耐用性强,适合大批量生产,但成本较高。
熔炼铜料
将铜原料(纯铜或铜合金)放入熔炉,加热至1000-1150℃熔化成液态。
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,避免杂质混入,确保铜液质量。例如,青铜器铸造需按比例加入锡、铅等合金元素,以调整硬度和耐腐蚀性。
浇注环节
将熔炼好的铜液小心倒入模具,需高度技巧以避免气泡、冷隔等缺陷。
大型零件采用低压铸造或离心铸造,提升铜液填充性;精密零件则通过真空铸造减少杂质。
脱模与清理
待铜液冷却凝固后,打破模具取出铸件,去除残留物。
对初步成型件进行打磨、抛光,必要时进行镶嵌、鎏金等装饰处理。例如,青铜器需打磨表面至光滑,并刻划铭文或花纹。